以下内容是基于我的个人经验以及对PCVR市场发展方向的看法。首先,我想说明,我拥有过三代Quest头显,并且认为Quest是一款出色的VR设备。然而,由于缺少DisplayPort功能,许多人在使用Airlink或Virtual Desktop时觉得已经够用了。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VR体验来说确实足够,但在飞行模拟和赛车等需要最佳画质的场景中,压缩带来的画质损失让我感到不适。在高保真开放世界环境中,DisplayPort的优势是无法替代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在ODT(Oculus调试工具)、Virtual Desktop等方面进行了大量设置尝试。
我的Pimax经历
自2017年拥有Rift CV1以来,我接触过多个真正的PCVR头显。除了Pimax系列外,其他设备的表现都不错。不幸的是,自Reverb G2停产后,Pimax几乎成了唯一可行的PCVR选择。去年,BigScreen Beyond上市,我订购了一个,希望它能成为G2的优秀替代品。以下是我与Pimax系列“斗争”的简要历史:
- Pimax 5K(2019年):刚开箱,左镜片就掉了。
- Pimax 5K替代品(2019年):第二台5K设备在Pimax软件中图像冻结,无法进入游戏。与客服折腾了两周,最后退货。
- OG Crystal(2023年):设备无法启动,退货退款。设备看似全新,但可能已经被使用过。
- Crystal Light(2024年6月):收到的包装潮湿发霉。虽然外包装完好,但Pimax的盒子内发霉且潮湿。我不敢将这种设备接入我的价值1800美元的4090显卡。请求换货,但被告知需要3-4个月。由于当时设备还处于预售阶段,我选择了退货。
- Crystal Light(本周):收到的设备明显是被重度使用过的退货品。我花的是新设备的钱,但却收到如此不堪的产品。
对PCVR市场的看法
许多人在论坛上争论产品评价,称别人为“喷子”或“粉丝”。但这些标签毫无意义,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厂商的服务水平。我算是个VR“粉丝”吧,作为一名现实中的飞行员,VR给我带来了巨大改变。我经常因工作出差,无法像过去那样保持飞行状态,VR成了最接近真实飞行的体验。在全球任何地方,只要坐在酒店房间里,我都可以通过VR感受飞行,这种感觉实在太棒了。
我第一次接触VR是在2017年,当时用的是Rift CV1。那次体验让我震撼不已,以至于当晚我就把手头的1070显卡挂到eBay上,并在几个小时后跑到Best Buy购买了1080Ti。
遗憾的是,VR市场的发展方向与早期大相径庭。我曾拥有Rift CV1、Rift S、Valve Index、HP Reverb G2、Varjo Aero以及三代Quest。除了Varjo Aero外,这些设备的表现都很好。而随着Windows Mixed Reality被Windows 11放弃,Oculus/Meta转向独立头显,PCVR市场几乎没有太多创新或突破。
其他厂商与Varjo的表现
像Somnium、Shiftall(Meganex)、Apara这样的公司并不是真正的VR厂商。他们除了宣传“革命性”VR设备的愿景外,并没有实际推出产品。而Pimax虽说发货了,但其公司运作极其不专业,甚至可能故意向消费者发送二手或问题设备。
Varjo则是个特殊的存在。我在2023年以1600美元的价格购买了Varjo Aero,比原价2000美元便宜了400美元。几个月后,Varjo宣布降价至999美元,称要进军消费市场。可实际上,这只是为了清空库存。清库存后,他们宣布将在2025年底停止对Aero的支持。这意味着,尽管Aero还能继续使用,但未来的飞行模拟更新或显卡驱动更新可能会让设备彻底失效。
展望与希望
对于PCVR用户而言,目前的选择有限。要么继续使用Reverb G2(Windows 10支持),要么选择BigScreen Beyond(我已经订购了),或者坚持使用Quest 3——尽管它压缩严重且佩戴不舒适。
我希望BigScreen能够继续创新,为VR领域带来第二代Beyond设备,推动技术边界。而Meta如果能推出一款支持DisplayPort、现代OLED面板和出色pancake镜片的设备,我会毫不犹豫花2000美元购买。
附注:PSVR 2在某些方面可以算作Rift或Vive的升级,但其Fresnel镜片与Mura效应依然让画质无法达到2025年的标准。这就像Quest 3的压缩问题一样,让人无法满意。